2024年读书总结

我的书单

人嘛,就活一辈子,顺其自然。

我的书单摘要

下面是我今年看的一些书籍的摘要。

我今年看完了19本书。每本书看完后,我都从我感兴趣的角度写下读后感。但奈何微信读书做的太封闭了,我没法直接分享我的主页,分享完整的读后感。压缩下,每本书的读后感都只有一句。

一级学科阅读完成时间书籍一句话读后感
文学2024/2/3《长安的荔枝》一般,无特色的文学小说。
2024/2/3《我与地坛》身体有过疾病并影响到生活的人才会对这本小说有所感触。
2024/3/9《龙族》烂尾小说,比烂尾楼好点
2024/4/14《与凤行》比较无脑的恋爱小说。
2024/6/29《天龙八部》故事情节都记住了,看着没啥意思了
2024/7/31《窗边的小豆豆》适合三年级左右的小学生阅读。
2024/8/2《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》理工科写作这玩意,写着条理清楚明白即可
2024/8/22《诛仙》我挺喜欢的小说,有点像《笑傲江湖》
2024/9/15《黑客与漫画家》不值一看的闲书。
2024/9/22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还行的文学小说
理学2024/3/31《寄生星球》对寄生虫保持敬畏,注意饮食安全,不要吃生腌,避免被寄生虫感染。
2024/6/15《深海浅说》一本有院士站台的海洋深处的科普作品。
2024/8/8《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》:长江流域可以翻一翻。
2024/10/26《这就是中国》B站有书籍对应的视频。是一本内容一般,但风景照片好看的地理科普书籍。
历史学2024/7/28《邓小平时代》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。如果想要了解建国后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,可以看下这本书。
法学2024/9/8《置身事内》: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情。一本阅读量很高的政治经济学书籍。
2024/10/1《中县干部》一个北大的博士论文,纪实的讲述了中国中部县域的干部情况。
2024/10/13《乡土中国》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过半。这本书写的是建国之前的内容,但有些概念有点意思。
2024/12/22《以利为利》: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分税制改革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,但影响至今。这本书是2012年出版的。里面在谈以前的农业税,谈政府债务问题,谈土地财政。

今年读书的背景与想法

孤独不分年龄,不分地域

从学校离开以后,我在大城市打工。运气很好,我挺喜欢目前的工作。工作也基本准时上下班。下班后,我回到出租屋。下班后的这段时间,我该干点啥?类似的,周六周日,我该干点什么?

人难免会孤独。孤独不分年龄,不分地域

对于一个刚毕业进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,一个人在大城市生活,没有了舍友,也没有朋友。对于一个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来说,白天可能只好在公园中晒晒太阳,度过一天。对于一个没有工作或者另一半的中年人来说,钓鱼或者瞎溜达是个好方式。

中国近些年的发展很快,1998年的城镇化率是33.35%,2023年的城镇化率是66.16%。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,他们进入了新的环境。每年毕业季,大量毕业生到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找工作,他们进入了新环境。在新环境中,他们可能没有建立起熟人关系,他们可能因此缺少社交,他们可能因此产生了孤独。

孤独的时候干点什么?

应该做点什么,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,来排解孤独感?

我的经验是,投入一件事,并且事后不感到空虚和浪费时间,那么这件事可以排解孤独

首先,社交可以排解孤独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件美妙的事情。但前提,得有这个人。一个人旅游不能排解孤独。一个人看风景甚至会更孤独。

另一个排解孤独的有效方法是动脑子,不需要动的很厉害。动脑子意味着思考,意味着投入,意味着之后会有所沉淀。而沉淀什么是无所谓的。

看书可以动脑子,看书可以一个人。孤独的时候,看看书吧

看哪些书?

萝卜青菜各有所爱,读书用来打发时间,想看啥看啥

我以后可能很少看文学类的书籍了

网文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类文学书籍,它们篇幅通常非常长的。网文占据了我的大部分阅读时间。因为在网文上花费了不少时间,所以也基本摸清了网文的套路。

  • 单纯的玄幻类小说:我今年一本也没有看,因为打怪升级的套路很无聊。
  • 诡异推理类的小说:我今年翻了几本,但都没有一本是完全看完的,太长了。这类小说有点像桌游,通过使用悬念推理的方式,勾着往下看。但最重要的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精彩。比如《神秘复苏》,《死人经》。
  • 种田文类的小说:我今年也翻看了两本。如果是女主穿越,基本上是要卖肥皂,开店搞美食之类的。如果是男主穿越,那基本上是要搞社会斗争,搞科技革命那一套。但最重要的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精彩。比如 《放开那个女巫》。
  • 傻甜类的恋爱小说:我今年也翻看了两本。生活有酸甜苦辣,这类小说只取其中一味。比如 《我家老婆来自一千年前》。

因为网文有套路,不够真实,我对网络文学的大多数作品失去了兴趣。最近几年,我也很少看传统的文学作品。传统的文学作品,相较于网络文学作品,有更多的生活味。文学作品归属于文学范畴,它也许会提出一个矛盾,但它并不会深究矛盾背后深层的原因。当然,矛盾的根本原因往往归属于历史,经济,社会学等学科。比如今年看的 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,书中涉及了大量的种族歧视,但囿于文学作品的限制,它不会分析问什么有种族歧视。

文学,工学,理学?

文学类的书籍,无法让我直接了解文学背后的社会现象。换句话说,文学类的书籍打发了我的时间,但是没有让我产生有效的沉淀。

如果想要有所沉淀,并要相信这份沉淀在将来给我带来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益处,所看的书籍中必须有我能够汲取到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知识内容

大学是传递知识的殿堂。B站是传递知识的殿堂,B站是大学。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 – 维基百科 ,国内有12大学科门类,比如理学,历史学,工学,医学,经济学,法学,文学,艺术学等。

上面这些学科的书籍,除了看不懂的和不想看的,只要感兴趣,都可以看。比如,看不懂的《高等数学》,不想看的《c程序设计谭浩强》。另外,某些时候,视频的信息传输效率比书籍高的多,我们完全可以从视频而不仅仅是书籍中汲取知识。

最后

今年的非工作时间用来读书的另一个背景是,我换了一份工作,切换了一个编程方向。我目前有初级程序员的工作水平,但是离中级程序员的水平还远。有点想躺平,就没在下班后补充专业知识了。

最近这一个月,又有些想补充工作方向的知识,看书的时间被用来充电专业知识了。淦,睡得也没以前好了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